第51期大灣區資訊
一、全国政策资讯
01、新实施的《公司法》中,总经理这项职权没有了?
我国202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公司法》对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职权范围进行了重大调整,总经理的多项职权由原来的法律直接赋予变为现在只有经过授权才能享有。旧《公司法》中,经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总经理”)被明确赋予包括主持生产经营管理、拟定公司基本管理制度、“炒”特定员工(例如财务人员、副经理)的“鱿鱼”等在内的8项核心职权,并有权代表公司对外进行业务活动。
然而,在新实施的《公司法》中,上述8项职权不再是经理的固有权力,取而代之的是由公司章程或董事会划定经理职权的边界,经理的权力在取得上更受约束。如今,有限公司经理的具体职权范围将严格依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及董事会的明确授权来界定。这意味着,未经章程授权或董事会批准,经理将无权擅自行使包括但不限于人员任免在内的关键职权,否则可能构成越权,其相关决策不一定对公司具备法律效力。「来源:读特客户端」
02、女工生育津贴被截留引关注,生育津贴是就低发放还是就高发放?
2020年,蒋慧入职乐山市一家连锁超市任收银领班,每月工资3100元。2024年1月,其顺利分娩二胎。3月,应企业要求向辖区医疗保障服务中心提交生育津贴申报资料。根据区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向蒋慧提供的《生育津贴核定单》显示,其津贴计算可享受天数173天,生育津贴总额35214.41元。可实际上,蒋慧只拿到产假工资11676.66元。
“职工生育险是用人单位出钱参保,单位按照职工原工资标准发放产假工资,保障了生育女职工的福利待遇。核发生育津贴超过工资部分,还要兼顾津贴无法覆盖实际工资收入的其他岗位员工的福利保障。”在多次沟通中,蒋慧和胡婉丽所在公司人事部门相关负责人称。
“我的产假工资远远低于核定发放的生育津贴,但公司只愿意支付实际工资部分,即便通过法律程序,也只争回了部分权益。”蒋慧告诉记者,她最终只争取到1.3万元的部分津贴差额,公司9月20日前补发。和她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胡婉丽,今年5月时胡婉丽申请劳动仲裁,最后通过调解达成协议,公司在产假工资基础上,补充支付部分津贴,双方解除劳动合同。
2012年,《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正式发布,其中第八条明确“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王恩慧律师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法律法规中虽有明确,但到底是就高发放还是保障工资底线,不同企业的理解不尽相同。” 通常情况下,企业中不同岗位的薪资待遇不同,生育津贴按照上年度职工年度月平均工资标准核发,势必出现有些人员高出原岗位工资、有些人员则无法覆盖原岗位工资的情形。
上述法律法规同时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而降低其工资,意味着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企业还要对差额部分进行补足,“这实际上间接明确了‘就高发放’的原则,但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会以此为由宏观调配职工的生育津贴。”王恩慧律师说。「来源:工人日报」
03、北京发布二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薪酬状况报告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2024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状况报告(二季度)》。二季度北京整体薪酬水平呈现平稳态势。其中智能/高端制造产业月平均薪酬中位值为13219元/月,薪酬同环比涨幅相对领先。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技术及高技能数字人才均备受青睐。自动驾驶研发工程师、新能源汽车工程师薪酬中位值均超28000元/月,车联网测试工程师、电池算法工程师等热招岗位薪酬均超24000元/月。「来源:新京报」
04、青海:全面推广应用电子劳动合同
推进实施“青海e就业”劳动和谐共促工程,助力企业降低用工管理成本、提高用工管理效率,优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提升信息化便民服务水平,强化劳动关系治理能力,青海省开始全面推广应用电子劳动合同。
青海省电子劳动合同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人脸识别、数字证书、可信时间戳等现代技术手段,支撑起电子劳动合同的订立、调取、储存和应用功能,达到了电子劳动合同真实、完整、准确、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等要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通过青海省人社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青海人社通”APP等渠道,完成电子劳动合同订立中的在线编辑、身份认证、意愿确认、电子签名和阅览下载,用人单位和个人均可随时在线查阅双方签订的电子劳动合同。「来源:人社部」
05、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企业改制重组及事业单位改制有关印花税政策的公告
财政部、税务总局9月4日发布关于企业改制重组及事业单位改制有关印花税政策的公告。其中提到,企业改制重组以及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成立的新企业,其新启用营业账簿记载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原已缴纳印花税的部分不再缴纳印花税,未缴纳印花税的部分和以后新增加的部分应当按规定缴纳印花税;企业债权转股权新增加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应当按规定缴纳印花税。对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组项目中发生的债权转股权,债务人因债务转为资本而增加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免征印花税。「来源:i黑马」
二、名企职场头条
06、爱尔兰:超过1/4的雇主已在招聘使用AI
据报道,最近一项由爱尔兰招聘平台 IrishJobs 进行的研究显示,超过1/4的爱尔兰雇主已经在招聘过程中引入了人工智能(AI)技术。这项关于 AI 与招聘的研究报告揭示了 AI 在招聘中主要的应用方式,包括发送提醒、跟踪候选人申请状态以及安排面试等。「来源:站长之家」
07、职场信息平台看准网宣布9月30日关闭服务
看准运营团队发布通知:由于业务调整,看准平台(包括看准APP、看准小程序、看准网)将于2024年9月30日23:59:59关闭现有服务。服务关闭后,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看准平台与您所签署的协议另有约定外,看准平台所有的账号数据及信息将会做删除处理。「来源:IT之家」
08、比亚迪:“多地开启“万人招聘”
据报道,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日前集中招聘万名一线工人,包括5000名操作工和5000名技术工,月综合收入5000元~10000元,初中学历以上即可应聘,技术工需要1年工作经验。此外,比亚迪西安基地也正招聘万名操作工和技术工,月综合收入5000元~8000元。「来源:证券时报」
09、京东大幅上调校招薪资!
9月2日,京东在官微表示,京东2025届校招生岗位薪酬将全面上调。同时,京东还宣布,开启行业最大规模校招,本次校招开放了1.8万个岗位,包含1.2万个2025届应届生岗位和6000多个实习生岗位。其中,采销、技术、产品等核心岗位薪酬上调不低于20%。
所有校招入职的“京东采销”将可达到全年20个月的薪酬结构,年终奖高达8倍月薪,另外设置“上不封顶”的Big Boss激励。产研类岗位中,算法岗平均起薪涨幅超75%。硬件和设计等岗位起薪涨幅超50%。京东在官微中还提到,“京东青年城”已完成一期项目封顶,2027年投入使用后将为校招生提供近4000套可拎包入住的公寓。「来源:i黑马」
10、降薪减员,上半年超3万人离开银行业
据报道,随着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完毕,42家银行超250万人的平均薪酬“曝光”平均下降5321元;人员数量也出现变化,整体减员超3万人。薪酬方面,2024年上半年,招商银行员工人均月薪酬超过5万元,兴业银行、浙商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也在4.5万元以上。员工数量比较多的国有六大行,人均月薪酬不到3万元。「来源:凤凰网」
11、东风本田:据传裁员2000人,被裁员工可获N+2补偿
据报道,东风本田正在进行大规模裁员,计划裁员人数达到2000人。据悉,此次裁员补偿标准为N+2+1,这一补偿标准远高于劳动法的规定,因此吸引了大量员工报名参加自愿被裁计划。裁员通道开放后,累计收到了近3000人的意向报名,导致通道刚开放没多久就直接满员,手速慢的员工甚至没能抢到裁员名额。「来源:新浪财经」